古语曰:“人行大道,号为道士”,道士是信奉道教的以道为事业的人的尊称,在古代的时候也被成为“羽士”。道教起源与我国的春秋时期,至今已经传承了数千年。
自古以来,大家对于道士的印象更多的是隐居于云雾寥寥的高山,或者是云游四方,就是那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。所以道士一直就有“仙风道骨”这种说法,与之相比,和尚的形象就太接地气了,似乎和尚的形象永远都要比道士圆润饱满一些,不想道士一样棱角分明。
道士和和尚都是吃素的修行之人,但是两者的差距是在是有点大呀!(每次看到圆润胖乎乎的和尚总感觉他是杀猪的)史料中关于两者的差别是这样解释的。在《宋高僧传》一书中就讲述了唐宋时期鼎盛的佛教的模样。大家都知道在唐朝是一个一胖为美的时代,而这个时期出现的高僧的形象就都是有着比较圆润体魄的人,而且佛像的那些人物雕像一般都是比较圆润的,所以才会有和尚都是偏胖的形象。
另外,和尚的修行就是打坐,一天很多时间都是坐着不动的,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属于静止状态的,所以吃素也会长胖。而道士就不和和尚一样了他们的修行就是练功,一天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运动,会消耗很多体力和脂肪,在加上道士们更注重的就是养生和苦修,所以两者有比较大的差别是很正常的事情。当然也就是一部分而已,并没有说全部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